日本科學家發現 限制生命無限增長的普世法則

日本科學家發現  限制生命無限增長的普世法則

日本東京地球-生命科學研究所(ELSI)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條法則,解釋為何即便營養充足,生物體的增長依然無法無限加速的根本生物學限制,解開了長久以來困擾生物學家的謎題。​

這一突破性成果於十月發表在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,並於本週正式對外發布。研究團隊提出了「全域限制原則」(global constraint principle),這是一套將過去兩條經典生長定律整合為一的新數學框架。該原則解釋了普遍觀察到的「收益遞減法則」現象:隨著每一份新增養分,單位增長的效果持續減弱。​

統一經典生物學定律

地球-生命科學研究所特聘副教授畠山哲浩(Tetsuhiro S. Hatakeyama)及理化學研究所特聘博士後研究員山岸淳平(Jumpei F. Yamagishi)透過將1940年代提出的莫農方程式(Monod equation,解釋微生物生長)與十九世紀萊比希(Liebig)的最小律(指出植物生長受最稀缺養分限制),建立起理論聯結。​

過去的莫農方程多假設某一單一養分或反應成為瓶頸,限制生長速度。但實際上,細胞同時執行數千種化學反應,競爭有限資源。畠山表示:「細胞增長並非單一瓶頸主導,而是多重限制因素構成互相交錯的網絡,使得隨著養分增加,生長逐漸變慢。」​

團隊提出「階梯桶模型」,不同的限制因子(如酶量、細胞體積或膜容量)會在養分增加到特定水準時依序成為新的瓶頸。畠山解釋:「這就像是萊比希經典桶比喻的現代版本,每一段桶板依次張開,代表不同的限制會逐一浮現,持續牽制生長。」

透過電腦模擬驗證

研究團隊運用基於約束的建模技術,結合大規模電腦模擬E. coli(大腸桿菌)生長,驗證理論與實驗現象一致。他們考慮蛋白質利用率、細胞密度、膜物理極限等因素,精確預測氧氣和氮氣對細菌生長的影響。​

畠山表示:「成長曲線的形狀直接反映細胞資源分配的物理極限,而非由某一單獨反應決定。」

這項發現預計將推動生物技術領域微生物產能優化、農作物營養管理、以及生態系統對氣候變遷的預測能力提升。山岸指出:「理解普世的增長極限,有助於我們預測從單細胞生物到整個生態系面臨環境變化時的反應。」

或許,這更應該稱為「上帝造物法則」的其中一項呢?

mjobmarketcom
Author: 穿越者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